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机器人专题

图片丢失啦
共找到 11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机器人与胸腔镜辅助胸外科手术治疗肺癌的近期效果比较
    马征, 岳韦名, 高存, 司立博, 孙振国, 陈观卿, 崔京京, 曲成浩, 田辉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0, 07 (04): 208-213.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20.04.02
    摘要 (59) HTML (0) PDF (582 KB) (4)
    目的

    在倾向性评分匹配配对良好的情况下,比较机器人与胸腔镜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围手术期安全性与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田辉教授肺外科团队因原发性肺癌行肺叶或亚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术的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外科(RATS)肺切除术,为RATS组;156例行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外科(VATS)肺切除术,为VATS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进行混杂因素校正,比较匹配后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结果。

    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后,每组88例配对成功。对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行统计学分析,发现RATS组手术时间略长于VAT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RATS组术中出血量较VATS组更少(P<0.001)。RATS组淋巴结清扫站数(P<0.001)及清扫个数(P=0.031)均高于VATS组;RATS组住院费用较VAT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第1~3天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TS组术后第1~3天NRS评分更高。两组淋巴结升期率、术后第1~3天引流量、术后全部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可切除肺癌手术治疗上,RATS与VATS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短期疗效相似。此外,RATS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彻底性上存在优势,缺点是增加了住院总费用,潜在增加了术后疼痛。

  • 2.
    机器人在胸腺瘤手术中的技术与临床应用
    张家豪, 张亚杰, 李鹤成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0, 07 (04): 252-256.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20.04.09
    摘要 (71) HTML (1) PDF (558 KB) (3)

    胸腺瘤是最常见的前纵隔原发肿瘤,目前标准的手术方式为胸腺扩大切除术,包括完整切除胸腺和纵隔脂肪组织。常用手术方法包括经胸骨切开术(ST)、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和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随着微创胸腔镜技术发展,微创胸腺切除术已在临床越发普及。与常规胸腔镜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高难度、高风险、操作精细的纵隔外科手术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该手术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且能让外科医生更加舒适地完成手术。RATS胸腺切除术常用手术入路包括经左胸、右胸、剑突下胸骨后入路等,适应证及手术步骤与VATS相似。然而其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技术,已有证据初步证实其安全性及围手术期结局方面的优势,然而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

  • 3.
    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的下一个战场?
    成兴华, 杨运海, 罗清泉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0, 07 (03): 131-134.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20.03.01
    摘要 (56) HTML (0) PDF (1103 KB) (2)

    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在临床上极具挑战性,常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局部治疗的效果直接决定患者后续治疗策略及远期预后。对于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肺癌,目前开放手术仍是主流术式。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由于更清晰的视野及灵活精准的操控,在操作上更接近开放手术,可对复杂部位进行更精细的解剖,具有传统腔镜手术无法达到的技术优势,同时较开放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创伤,因而有可能在局部进展期肺癌的外科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4.
    胃-食管预制机器人胸内手工分层吻合——一种胃-食管胸内吻合的新策略
    卓泽国, 李刚, 林一丹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0, 07 (03): 146-151.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20.03.04
    摘要 (76) HTML (2) PDF (1333 KB) (7)
    目的

    报告胃-食管预制机器人胸内手工分层吻合(PRILA)的技术特点。

    方法

    术前活检确诊为食管癌并愿意接受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RAMIE)的患者为本研究纳入对象。胃食管吻合前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以胸骨角为标志在体外完成管状胃的预制;吻合前采用冷造口的方法在胃前壁造口;采取保护性胃包裹及传动法拖曳管状胃进入胸腔的方式;采用腔内阻断的方法夹闭食管近端,以减少吻合时食管端出血。术后每半年随访一次以追踪患者转归。

    结果

    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12名食管癌患者采用PRILA术式顺利完成了肿瘤切除及消化道重建,均未发生中转开胸。所有患者取得R0切除,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9天,出院时所有患者可耐受半流质饮食,术后随访1年均未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

    胃-食管PRILA在食管癌的外科治疗中安全可行。该术式通过对食管及管状胃的预处理,为术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术野,保证了手术的流畅性和分层吻合的精确性。该方法为胸外科医师应对胃-食管胸内吻合的挑战提供了一条新策略。

  • 5.
    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的早期肿瘤学控制结果
    张晓彬, 郭旭峰, 李斌, 杨洋, 茅腾, 孙益峰, 李志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9, 06 (01): 37-45.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9.01.010
    摘要 (41) HTML (0) PDF (1159 KB) (1)

    自21世纪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癌切除术(RAMIE)首次被报道应用于临床,该项术式近20年来在全球得到了广泛推广。尽管RAMIE尚未被广泛认为是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已有多家中心报道了经裂孔和经胸路径RAMIE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多数研究报道的重点主要围绕围术期结果和近期肿瘤学结果。R0切除率接近95%并且局域复发率较低,提示RAMIE可能提高食管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该文拟结合既往文献报道和本中心经验,报道RAMIE的早期肿瘤学控制结果。

  • 6.
    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分析
    李斌, 郭旭峰, 张晓彬, 杨洋, 茅腾, 孙益峰, 李志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9, 06 (01): 46-55.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9.01.11
    摘要 (38) HTML (1) PDF (1559 KB) (0)

    近年来,随着达芬奇机器人技术引入食管癌外科治疗,越来越多的食管外科医师了解和认识到该技术的优势,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逐渐得到认可。机器人技术可结合传统胸腹腔镜以及开放手术完成不同手术路径的操作,机器人技术的优势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有些在传统技术下难以快速安全完成的操作也得以改进。该文总结了现有文献报道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RAMIE)的经验,分析各中心在手术路径、机器人辅助方式以及食管癌治疗技术上的特点。

  • 7.
    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中非计划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特点
    郭旭峰, 李斌, 张晓彬, 杨洋, 茅腾, 孙益峰, 李志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9, 06 (01): 56-62.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9.01.012
    摘要 (33) HTML (0) PDF (1330 KB) (2)

    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RAMIE)具有与传统开放手术及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切除术(MIE)同样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术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然而,在开展机器人手术的早期阶段,不免会遇到术中非计划事件发生。该文对RAMIE中非计划事件类型、发生比例和处理方法进行阐述,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分类和治疗策略做出梳理,以提高对RAMIE中非计划事件和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尽可能避免非计划事件的发生并减少术中非计划事件及严重并发症带来的危害。

  • 8.
    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分析
    杨洋, 郭旭峰, 李斌, 张晓彬, 茅腾, 孙益峰, 李志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9, 06 (01): 63-67.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9.01.013
    摘要 (34) HTML (3) PDF (1068 KB) (0)

    近年来随着达芬奇机器人技术在国内外的兴起,其被应用作为食管癌根治术的微创手段,具有广阔前景的同时也对胸外科主刀医师的水平提出更高的挑战。目前关于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报道不多,对其学习曲线研究的报道更少。该文旨在通过对目前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RAMIE)学习曲线相关的研究报道进行总结,探讨胸外科医师开展RAMIE的学习曲线特征,用以指导机器人手术的开展。

  • 9.
    连续389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经验总结
    黄佳, 李函玥, 李重武, 林皓, 陆佩吉, 李剑涛, 罗清泉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7, 04 (04): 199-203.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7.04.01
    摘要 (40) HTML (0) PDF (807 KB) (0)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胸腔镜(RATS)肺叶切除术后的围术期指标,并总结手术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肺部肿瘤中心2013年5月—2016年12月连续389例行RATS肺叶切除术的Ⅰ~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胸部CT扫描测量肿瘤直径(1.3±0.6)cm;临床病理分期:Ⅰa期153例,Ⅰb期148例,Ⅰc期32例,Ⅱb期26例,Ⅲa期30例;病灶位置:左肺上叶37例,左肺下叶101例;右肺上叶105例,右肺中叶32例,右肺下叶114例;腺癌380例,鳞癌9例。对围术期各项观察指标及住院总费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389例行RATS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1.5±30.8)min,术中估计出血量<100 ml占95.8%,中转开胸4例(1.2%),围术期无输血病例,无术后30 d内死亡病例。患者均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平均每例取淋巴结(5.7±1.5)组和(9.8±3.4)枚。术后第1天平均引流量(231.4±141.9)ml;术后留置胸管时间(4.0±1.5)d,无带管出院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0±1.5)d,术后漏气(9.0%)为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自费部分+医保覆盖部分)(93 809.23元±13371.26)元。

    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用于治疗可切除NSCLC患者安全、有效,可很好地弥补传统胸腔镜手术的不足。

    Baidu(1)
  • 10.
    机器人辅助食管癌的微创外科切除:上海市胸科医院75例临床报道
    杨煜, 张晓彬, 孙益峰, 叶波, 仲晨曦, 郭旭峰, 李志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6, 03 (03): 151-155.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6.03.05
    摘要 (23) HTML (0) PDF (812 KB) (4)
    目的

    通过回顾国内最大的一组单中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癌(RAE)手术治疗结果,报道上海市胸科医院RAE根治术的早期结果和相关技术学习曲线。

    方法

    回顾上海市胸科医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开展的所有RAE患者,共75例。研究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肿瘤病理分期、手术过程、肿瘤切除结果和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75例RAE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2.1±8.0)岁。术前诱导4例(5.3%),R0切除率73/75(97.3%),平均出血量(230.7±73.5)ml。全组平均手术时间(275.2±56.8)min,胸部手术时间(95.6±27.5)min。最早20例与之后55例比较:全部手术时间分别为(318.0±48.1)min和(259.7±51.8)min(t= 4.391,P<0.001);胸部手术时间分别为(115.1±29.0)min和(88.6±23.5)min(t= 4.057,P=0.001)。平均切除淋巴结总数为(15.9±11.0)枚,切除胸部淋巴结个数为(9.8±6.9)枚,切除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个数为(3.3±2.6)枚。以手术日期为分界,20例为组,对75例患者行亚分组后,上纵隔淋巴结采样率分别为85.0%、100.0%、100.0%和100.0%(χ2=8.594,P=0.049),其中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采样率分别为65.0%、95.0%、95.0%和100.0%(χ2=13.920,P=0.006)。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呼吸功能不全5例(6.7%)、乳糜胸2例(2.7%)、气管食管瘘1例(1.3%)、肺栓塞1例(1.3%)、喉返神经麻痹(VCP)11例(14.7%)。以手术日期为界,25例为组,对75例患者行亚分组后发现,VCP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0%、12.0%和8.0%;χ2=2.770,P=0.250)。患者中位住院时间12 d,无术后30 d内死亡病例。

    结论

    RAE根治术安全、可靠。经过20例左右的学习曲线后,术者可熟练掌握胸部机器人手术操作和纵隔淋巴结清扫,尤其是双侧喉返神经旁可获得明显改善,而喉返神经损伤率也能明显降低。

  • 11.
    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肺切除技术总结
    许世广, 刘星池, 王希龙, 刘博, 王述民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6, 03 (02): 77-82.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6.02.003
    摘要 (33) HTML (0) PDF (793 KB) (0)
    目的

    总结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肺切除手术的经验和教训。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胸外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206例肺癌患者进行肺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6例;平均年龄61岁。按年度分别统计,分析机器人肺叶切除的学习曲线。

    结果

    206例肺癌患者均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完成肺叶切除(或联合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除术,其中右肺上叶切除58例,右肺下叶切除48例,右肺中叶切除11例,左肺上叶切除35例,左肺下叶切除53例,另有1例同期行左肺上叶病灶切除和右肺上叶切除;所有患者行系统淋巴结清除术。其中3例因肺动脉出血辅助小切口行肺动脉修补,无中转开胸病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腺癌157例(双肺同期手术患者双侧均为腺癌),鳞癌17例,腺鳞癌19例,小细胞癌7例,其他6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结论

    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肺切除手术总体安全有效,稳定和配合默契的手术团队有助于手术安全和效率的提高。

    Baid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