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引用排行

Baidu CSCD
文章出版日期: 一年内|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中国肺移植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毛文君, 陈静瑜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6, 03 (01): 1-6.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6.01.001
    摘要 (42) HTML (1) PDF (978 KB) (1)

    肺移植是治疗多种肺部疾病唯一有效的方法,术后很大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期也得到明显延长。但肺移植与肝肾移植相比,全国除几个大中心以外,大多数中心移植例数较少,手术技术尚不成熟,严重制约了肺移植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肺移植已经开始起步,且发展迅速,但国内肺移植面临多重困难,亟待制定对策处理。

    Baidu(31)
  • 2.
    不同气管插管方式在食管癌微创手术中通气效果比较
    吴镜湘, 邱郁薇, 朱宏伟, 徐美英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4, 01 (01): 53-56.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4.01.011
    摘要 (26) HTML (0) PDF (682 KB) (2)
    目的

    观察双腔气管插管、支气管封堵器和单腔气管插管三种插管方式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对收治的60例ASAⅡ~Ⅲ级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按气管插管方式分3组,分别采用双腔气管插管(30例)、支气管阻塞器(20例)和单腔气管插管(10例);用气腹机在胸腔内CO2中速充气,初始胸内压5~10mmHg(1mmHg=0.133kPa),调节胸内压力,选择对血压影响最小,视野暴露满意的压力;监测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压(Paw)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等呼吸、循环和血气指标,观察其在CO2充气前后的变化,采集4个时间节点的参数,分别为气管插管后20min(T1)、人工气胸后20min(T2)、人工气胸后60min(T3)以及人工气胸结束后10min(T4),同时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检测。

    结果

    CO2吹入造成人工气胸后,CVP、Paw、PET CO2及PaCO2明显升高,动脉氧分压(PaO2)和血气pH值明显下降,MAP、HR和SpO2无明显变化。手术结束停止充气后,大多数指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医师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三种插管方式均可用于食管癌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但各有优缺点,相比传统的双腔气管插管和支气管阻塞导管,单腔气管插管加CO2吹入人工气胸的方法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生理指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可能有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插管选择上应根据患者、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经验等多方面情况综合权衡,个体化选择。

    Baidu(12)
  • 3.
    管状胃宽度与食管癌术后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施庆彤, 范黄新, 刁亚利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6, 03 (01): 25-28.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6.01.025
    摘要 (28) HTML (1) PDF (805 KB) (9)
    目的

    总结采用管状胃的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反流情况,探讨管状胃宽度对食管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地按照入院顺序,将60例食管癌术中采用管状胃代食管的患者按管状胃裁制宽度是否大于3 cm,随机分为A组30例(管状胃宽度≥3 cm)和B组30例(管状胃宽度<3 cm),分别在术后11~14 d胃肠功能恢复后使用pH监测仪进行24 h食管pH值监测。

    结果

    A组反流次数、反流超过5 min的次数、pH值<4.00的总时间和最长反流时间均多于B组(t=2.735,P=0.012;t=4.502,P=0.001;t=3.435,P=0.023;t=4.286,P=0.002)。

    结论

    管状胃宽度影响反流的发生,细的管状胃可减轻食管癌术后反流的发生。

    Baidu(11)
  • 4.
    食管异物的合理化诊治
    蒋勇, 林凌, 张建卫, 胡定中, 曹克坚, 陈文虎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 02 (01): 55-62.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5.01.010
    摘要 (18) HTML (0) PDF (1035 KB) (1)
    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总结食管异物的合理化诊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99例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及辅助检查结果将食管损伤程度分为无穿孔或局限性穿孔以及非局限性穿孔两类,第一类首选内镜治疗辅以保守观察,第二类首选手术治疗。总结分类治疗的效果。比较单纯内镜组与手术组在患者性别、年龄、就医时间以及异物类型与嵌顿部位上的差异。

    结果

    176例患者在异物吞咽发生后48h内到该院就诊,超过48h就诊的23例;其中经食管镜或手术确认存在食管异物的共196例。异物中以鱼骨、家禽、家畜类骨为主(116例,59.1%),其次为义齿(31例,15.8%)。嵌顿部位位于食管第1狭窄处120例(61.2%),第2狭窄处63例(32.2%),第2狭窄处以下13例(6.6%)。食管无穿孔或仅为局限性穿孔的179例患者首选内镜治疗辅以保守观察,治疗成功175例(97.8%);内镜取异物失败或并发症转手术治疗3例,1例死于严重的纵隔感染。20例非局限性穿孔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手术组就医时间大于48h的占30.4%(7/23),且均为尖锐性异物,就医延迟和尖锐性异物比例均明显高于内镜组的9.1%(16/176)(χ2=9.066,P=0.003;χ2=4.799,P=0.028)。

    结论

    异物的嵌顿部位与食管异物的类型及患者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就医时间超过48h与尖锐型异物是需要手术介入的主要危险因素。辅以合理的麻醉方式,纤维食管镜能安全取出绝大多数食管异物。在食管异物的诊治中取出食管异物并非治疗的终点,遵循合理的诊疗流程判断并治愈异物吞咽所造成的损伤才是治疗的关键。

    Baidu(10)
  • 5.
    早期食管癌内镜下手术后接受食管切除的比较分析
    张杰, 陈海泉, 相加庆, 张亚伟, 黄洋乐, 陈苏峰, 王胜飞, 王瑞, James Luketic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 02 (01): 35-39.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5.01.007
    摘要 (25) HTML (0) PDF (904 KB) (1)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切除术(ER)后是否需要二次行食管癌根治术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经ER手术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是否继续行食管癌根治术分组并随访,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未见癌残留的病例进行包括浸润深度(T分期)、病灶长度(<3cm或≥3cm)、病灶位置(上、中、下段)、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管脉管侵犯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结果

    共有88例患者术前检查和分期提示为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ER术,再次行食管癌根治术有22例(25.0%),其中7例(31.8%)最终病理未见肿瘤残留。统计学分析显示:ER病灶浸润深度(T0-1a期或T1b期以上)对于是否需行二次根治术具有预测作用(χ2=8.56,P=0.005),而病灶长度、位置、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管脉管侵犯未见明显影响(χ2=1.89,P=0.361;χ2=3.01,P=0.165;χ2=3.85,P=0.121;χ2=1.02,P=1.000)。

    结论

    根据ER术后的病理结果:T0-1a且切缘为阴性的患者,食管切除多能避免;而T1a以上,特别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黏膜下注射亚甲蓝抬举不满意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圈套不满意者,推荐行食管癌根治术。对于贲门处的早期癌,ER手术的选择要慎重。

    Baidu(10)
  • 6.
    中国继发性食管癌的现状和进展
    李国仁, 于世忠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8, 05 (01): 53-58.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8.01.11
    摘要 (15) HTML (0) PDF (843 KB) (1)

    原发于食管黏膜的上皮细胞及黏膜下层腺组织发生的癌,称为原发性食管癌,其他任何组织器官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通过肿瘤细胞的直接浸润,或经淋巴播散和血道转移引起食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和癌变而发生的食管癌,称为继发性食管癌,包括继发性浸润性癌和继发性转移性癌。文章通过复习文献,对国内继发性食管癌的发病现状、发生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提出讨论,供商榷。

    Baidu(9)
  • 7.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第八版肺癌TNM分期解读
    王鑫, 支修益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6, 03 (02): 70-76.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6.02.002
    摘要 (145) HTML (0) PDF (895 KB) (0)

    准确的TNM分期是肺癌诊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是国际抗癌联盟(UICC)于2009年颁布的第七版分期。随着肺癌治疗模式的发展、新的诊断技术以及治疗手段的涌现,肺癌的疗效及其预后也有了明显改善,旧的分期标准亟待更新。2015年9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公布了新修订的肺癌TNM分期系统,并计划于2017年1月正式颁布实施。新分期标准采纳了来自16个国家的35个数据库,包含了自1999年至2010年间新发病的94 708例肺癌病例。该文就IASLC近期发布的第八版肺癌TNM分期进行初步解读。

    Baidu(9)
  • 8.
    胸腔镜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评价
    范平明, 吕鹏飞, 郑武平, 郑立平, 高炳玉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6, 03 (01): 35-39.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6.01.035
    摘要 (24) HTML (0) PDF (799 KB) (0)
    目的

    胸腔镜快速康复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2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全胸腔镜手术170例(胸腔镜组),传统开胸手术者70例(传统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液总量、胸引管带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麻醉前(T0)、切皮后1 h(T1)、术毕(T2)、术后24 h(T3)和术后48 h(T4)的免疫应激状态相关指标。

    结果

    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液总量、胸引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胸腔镜组均优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P=0.00;t=-3.2,P=0.00;t=-12.7,P=0.00;t=-9.4,P=0.00;t=-6.0,P=0.00);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P=0.22)。胸腔镜组在术后24 h(T3)和48 h(T4)的免疫因子指标高于传统开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外周血中,胸腔镜组在术后24 h(T3)和48 h(T4)的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低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1,P=0.00;t=-20.06,P=0.00)。

    结论

    胸腔镜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短、引流量少、应激和免疫反应小等优势,值得广泛应用。

    Baidu(8)
  • 9.
    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
    马可, 王祥, 肖文光, 韩泳涛, 彭林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4, 01 (01): 35-40.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4.01.008
    摘要 (18) HTML (0) PDF (722 KB) (3)
    目的

    分析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对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影响。

    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对12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据肿瘤的位置、外侵程度、术前颈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全组共127例患者,其中上段49例;中段67例;下段11例;Ⅰ期2例,Ⅱ期26例,Ⅲ期99例。

    结果

    127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4963枚,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9.3枚;手术时间(325.6±9.3)min,出血量(316.0±18.7)ml。术后7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9.8%(76/127)病死率为1.6%(2/127)。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40.2%(51/127);颈部淋巴结转移率55.9%(71/127),其中,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喉返神经转移显著相关(χ2=0.005,P=0.006)。全组中位生存时间(35.0±1.9)个月,3年生存率51.8%。其中Ⅱ期中位生存时间(42.1±3.4)个月,3年生存率74.5%;Ⅲ期生存时间(32.3±2.0)个月,3年生存率44.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0,P=0.047)。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6.2±2.1)个月,3年生存率34.9%;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1.5±2.3)个月,3年生存率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3,P<0.001)。

    结论

    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可提高颈部淋巴结清扫率,同时又能筛选出潜在获益患者、延长生存的手术方式。

    Baidu(8)
  • 10.
    电视胸腔镜手术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石锋, 李学兆, 刘向前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 02 (03): 177-181.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5.03.008
    摘要 (11) HTML (0) PDF (928 KB) (0)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阳医学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对36例肺部病变患者行VATS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左肺上叶尖前后段切除(固有段)5例和舌段切除7例,左肺下叶背段切除4例和基底段切除4例;右肺上叶尖段切除3例、前段切除2例和后段切除3例,右肺下叶背段切除5例和基底段切除3例。

    结果

    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肺段切除术,术中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05~310 min,平均175 min;术中出血30~210 ml,平均125 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160~1 250 ml,平均350 ml;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2~9 d,平均4 d;术后住院时间4~15 d,平均7 d。术后1周内出现胸腔出血1例,房颤1例,持续性肺漏气1例,肺部感染2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8%(5/36)。术后随访时间1~32月,平均12月。术后2个月复查胸部CT,切除肺段的邻近肺段均膨胀良好,17例原发性肺癌(除外4例转移癌)均无复发和转移。

    结论

    VATS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实现了最精准、微创的病变部位切除。

    Baidu(7)
  • 11.
    藿香正气丸联合艾灸疗法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功能性腹泻的影响
    韩辰燕, 朱渊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7, 04 (02): 92-95.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7.02.05
    摘要 (17) HTML (0) PDF (739 KB) (0)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口服藿香正气丸加艾灸疗法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功能性腹泻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35例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藿香正气丸组、艾灸护理组和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口服藿香正气丸及艾灸护理操作),每组45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体质指数(BMI)的变化情况。

    结果

    藿香正气丸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9%,艾灸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1%,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1%。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藿香正气丸组和艾灸护理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8,P<0.01),且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BMI显著高于藿香正气丸组和艾灸护理组患者(t=-2.439,P=0.018;t=-2.048, P=0.045)。

    结论

    联合应用口服藿香正气丸加艾灸护理操作对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腹泻患者具有协同作用,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Baidu(7)
  • 12.
    微创Judet固定架手术对创伤性连伽胸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王庆淮, 谭宁, 吴震群, 张洁珍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 02 (03): 192-196.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5.03.011
    摘要 (22) HTML (0) PDF (880 KB) (0)
    目的

    分析早期微创Judet固定架手术治疗创伤性连伽胸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60例连枷胸伴肺挫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手术治疗组(n=30):入院72 h内应用Judet固定架手术治疗(微创嵌入式Judet固定架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组(n=30):采用单纯胸带加压包扎或叠形胶布外固定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手术治疗组术后24 h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MV)、用力肺活量(FVC)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23,P=0.026;t=4.981,P=0.037;t=1.892,P=0.024);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率也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49)。

    结论

    连枷胸伴肺挫伤早期手术综合治疗是必要可行的,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及时有效地恢复胸廓的畸形,快速恢复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Baidu(6)
  • 13.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结节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叶敬霆, 孙超, 陆世春, 吕小夏, 邹辉, 束余声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8, 05 (02): 118-123.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8.02.10
    摘要 (20) HTML (0) PDF (780 KB) (0)

    现代医疗条件下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升高,而手术中识别和治疗小型肺部病损仍然具有挑战性,其难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将手术和肿瘤学原理与更微创、更适当的肺保留手术相融合。为了满足肺结节发生率增加的需求及其外科治疗模式的转变,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领域已有许多相应的发展和创新。近年来,单孔VATS和非插管麻醉VATS的兴起明显降低了VATS的侵入性,裸眼3D显示系统、图像引导下的VATS、杂交手术室和荧光胸腔镜检查技术的出现更有助于提高VATS的精准度,成为诊疗肺结节的重要辅助手段。文章探讨了近期VATS技术的发展重点及其在肺结节手术管理中的作用。

    Baidu(6)
  • 14.
    鼻饲流质结合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
    李玲玉, 吕铭, 施庆彤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7, 04 (01): 18-21.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7.01.04
    摘要 (13) HTML (0) PDF (835 KB) (0)
    目的

    研究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结合早期鼻饲流质并进行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96例接受食管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鼻饲EN乳剂,同时早期鼻饲流质和护理干预;对照组单独给予鼻饲EN混悬液及常规护理。采用PG-SAG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营养相关指标(血红蛋白、尿素、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总胆固醇)。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术后EN开始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均较术前下降,但研究组的血红蛋白、尿素、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6,P=0.009;t=6.503,P=0.012;t=4.492,P=0.028;t=5.073,P=0.020;t=6.082,P=0.018)。

    结论

    鼻饲流质结合护理干预辅助EN能较好地改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促进术后康复。

    Baidu(6)
  • 15.
    高龄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肺保护
    魏常, 邓娟娟, 杨为贵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7, 04 (01): 31-37.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7.01.07
    摘要 (15) HTML (0) PDF (855 KB) (0)
    目的

    探讨高龄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肺保护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华润武钢总医院手术治疗的78例高龄(≥70岁)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肺功能指标。分别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并发症,以及是否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进行分组。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的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在围手术期所有病例获得治愈。无并发症组与并发症组患者的术前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07,P<0.01);术后顺利拔管组和延迟拔管组患者的术前肺功能和手术切除范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3,P=0.027;χ2=7.033,P=0.031)。进一步分析发现,术后顺利拔管组的术前肺功能指标VC%、FEVl%和MVV%均显著高于延迟拔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预测值FEVl%-ppo也显著高于延迟拔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低肺功能与预后密切相关(P<0.05)。

    结论

    术前积极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术中适当的麻醉处理和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合理及时的机械通气是围手术期肺保护的关键,术前肺功能和手术切除范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Baidu(6)
  • 16.
    腔镜辅助下McKeown术式切除食管癌18年经验总结
    孔敏, 陈保富, 王春国, 张波, 张健, 马德华, 叶敏华, 叶中瑞, 朱成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6, 03 (01): 7-14.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6.01.007
    摘要 (31) HTML (0) PDF (964 KB) (0)
    目的

    总结腔镜辅助下McKeown术式切除食管癌的单中心18年经验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切除的6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在腔镜辅助下完成McKeown食管癌切除手术622例(97.34%)。食管肿瘤位于上、中、下段分别占7.98%、63.54%和28.48%,其中8.92%的患者术前接受放化疗。TNM分期中,0、Ⅰ、Ⅱ、Ⅲ、Ⅳ期分别占10.33%、29.26%、42.10%、15.02%和3.29%;病理检查为鳞癌占92.02%,腺癌及其他类型占7.98%。手术采用腔镜辅助下经右胸、上腹、左颈入路,其中胸腔镜+开腹占44.60%,胸腔镜+腹腔镜占47.26%,开胸+腹腔镜占5.48%,非计划中转开胸或开腹占2.66%。

    结果

    胸腔镜下食管游离及胸腔淋巴结清扫时间为(78.6±36.9)min,腹腔镜下胃游离及腹区淋巴结清扫时间为(55.4±19.5)min;胸腔镜手术出血量为(99.5±79.2)ml,腹腔镜手术出血量为(40.5±23.4)ml。每例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总数为(24.1±12.4)枚,其中胸腔淋巴结清扫(14.9±8.1)枚,腹腔淋巴结清扫(9.1±5.5)枚,颈区淋巴结清扫(1.5±1.3)枚。全组术中无死亡病例,术中因奇静脉或脾脏损伤出血4例,电凝钩或超声刀误伤气管4例,非病灶原因胸导管损伤13例,心房纤颤11例,食管切缘阳性R1切除者4例。术后早期并发症超过10例次的包括肺部感染(11.42%)、颈部吻合瘘(7.04%)、心律失常(4.85%)、胸腔积液需要置管(3.29%)、喉返神经损伤(3.13%),术后乳糜胸(2.03%)。术后早期死亡6例(0.94%),分别为术后呼吸衰竭3例、气管管胃瘘后肺部严重感染1例、难控性高血糖并颈部吻合口瘘迁延不愈及多器官衰竭1例、胸胃瘘或坏死致主动脉腐蚀破裂出血1例。术后接受放化疗307例(48.04%);术后随访率为90.8%,平均随访时间(44.5±33.1)个月;术后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9%、69.7%、57.1%和45.5%。

    结论

    腔镜辅助下McKeown术式食管癌切除在肿瘤R0切除,以及术后近远期疗效上是可行且有效的。

    Baidu(6)
  • 17.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比较
    万海军, 吕定量, 胡耶基, 虞莉, 胡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 02 (04): 245-249.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5.04.008
    摘要 (21) HTML (0) PDF (805 KB) (0)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VAMT)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从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诊治的NSCLC患者120例,其中40例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VAMT组),80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传统开胸组)。术后随访5年,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期(DFS)。选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的死因进行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肺癌临床分期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DFS与传统开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65,P=0.856;t=0.151,P=0.732)。术后5年SF-36评分,VAMT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均显著优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8,P=0.035;t=4.508,P=0.021;t=2.085,P=0.036;t=6.316,P=0.019;t=3.584,P=0.024;t=4.903,P=0.023;t=5.354,P=0.020;t=2.772,P=0.022)。

    结论

    在远期生存率上,VAMT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无明显差异,但VAMT组存活患者术后5年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传统开胸组,即VAMT在远期疗效上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Baidu(6)
  • 18.
    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进展
    陈海泉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4, 01 (01): 3-7.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4.01.002
    摘要 (23) HTML (0) PDF (725 KB) (3)

    随着疾病谱变化和技术进步,特别是早期肺癌筛查的开展,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表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为从中心型病变向周围型病变的转变、鳞癌向腺癌的转变、巨块型向小结节的转变、单发病灶向多发病灶的转变。其中,多灶肺癌可为多原发肺癌或肺癌肺内转移,其鉴别诊断与预后是影响治疗策略的重要因素。该文通过总结最新的文献进展,结合该院对此类疾病的研究结果,对多原发肺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Baidu(6)
  • 19.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研究进展
    丁淳, 金跃辉, 周海燕, 叶波, 张晓斌, 李志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7, 04 (04): 266-268.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7.04.16
    摘要 (45) HTML (0) PDF (824 KB) (0)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心外科最基本的救治手段,常用于肺部、食管、纵隔、心脏疾病等开胸手术后的引流。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管理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对保证通畅及充分的胸腔引流至关重要。该文总结了国内各种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原理及构造,重点介绍了上海契斯特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四腔引流瓶及干性引流瓶,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Baidu(6)
  • 20.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
    李林, 田辉, 岳韦名, 李树海, 高存, 司立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 02 (02): 127-128.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5.02.011
    摘要 (16) HTML (0) PDF (800 KB) (0)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从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256例,其中男性203例,女性53例;年龄45~78岁,平均62岁。病变位于胸上段41例,胸中段143例,胸下段72例。在人工气胸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及清扫淋巴结,在腹腔镜下游离胃并行空肠造瘘置营养管,颈部左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行器械吻合。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40±30)min,其中胸腔手术时间(60±20)min,腹腔镜手术时间(60±10)min;术中估计失血量20~80 ml,术中无明显并发症。256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为鳞状细胞癌251例,腺癌3例,神经内分泌癌2例;平均清扫淋巴结24枚;术后第1~2天能下床活动。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21例、声音嘶哑15例、肺部感染10例、胃排空障碍6例、乳糜胸2例、膈疝1例、空肠瘘1例、胸胃瘘1例。

    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后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手术开展的初期阶段,技术成熟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Baidu(5)

阅读排行

更多